来源:中国建组材料联合会 发布日期:2018-04-23 浏览次数:5156
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在聂长兰会长的带领下,这些年来为江苏建材行业做出了贡献,也为全国建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天江苏建材协会成功举行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新的协会领导,为今后建材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 乔龙德
一、江苏建材协会的工作
抓住了“引领协调服务”这条主线
以聂长兰为会长的上一届协会所经历的这五年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建材工业最艰难、矛盾最突出的时期。过去我们发展建材工业也常常碰到很多困难和矛盾,但是矛盾点却集中在技术、资金和外部环境约束方面,进入产能过剩后矛盾的交叉、复杂程度要比增量时期的发展复杂得多,困难得多。要发展,但不允许增加重复的;要淘汰,但还没有成熟的政策和标准;要限产、错峰生产,但还要增长效益;要开发新的需求,但市场和技术都准备不足。在这个时期,行业和企业都很艰难,所以,以聂长兰同志为班长的上届协会是在工作很困难的情况下走过来的,而且在协调政策出台、协调企业、组织企业调整结构、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江苏省建材行业协会的工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江苏是全国建材大省,基础相对好,工作也做得比较好,其中一些大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副会长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江苏建材行业的特点与优势很多:一是产业丰富,除建筑卫生陶瓷外,其他品种齐全,可以说是全国建材产品品种最多的省;混凝土管桩技术水平和规模最大的建华建材在江苏,水泥装备制造规模最大的鹏飞在江苏,生产线集中度最大的水泥企业金峰在江苏,玻纤研发的发源地南玻院在江苏,玻璃产业尤其深加工规模技术水平相对高的在江苏……中央企业的科研、设计、工程总承包等研究设计院所,江苏也为全国之首,有南京院、南京凯盛、苏州混凝土和非金属矿院等。加之江苏的思想观念超前,优秀人才相对集中,营造了不少在全国名列前茅的产业,如风力叶片、碳纤维、新型墙体材料等产品。这是江苏的骄傲,也是在座同志们的光荣,为此,代表中国建材联合会向上届理事会和各界建材同仁为建材工业做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苏建材协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关键是抓住了协会工作的三条主线。“引领、协调、服务”是宗旨,但是具体到协会工作的主线有三条。一是连接政府,配合政府出台行规、政策,取得政府对行业工作的指导,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限制淘汰政策。二是全面及时地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和经济运行动态,引导与协调行业共性问题,组织行业自律,确保行业经济稳定增长。三是广泛联系会员和企业,听取企业诉求,为广大企业服务,成为企业信任的“娘家”,从而用共同制定的规则为企业服务。
聂长兰会长本人在政府、企业、协会有着丰富的阅历,有责任心,熟悉行业,有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既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有极强的个人魅力,能为企业做实事。在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中算是最为优秀的。此次当选会长的徐贵生同志是民营企业家,不但企业经营好,还有大局意识,支持行业协会的工作,与广大骨干企业相处很好,能够在江苏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行业自律工作中起带头作用,为人正派,不骄不躁,在江苏建材行业中认可度很高。相信江苏建材协会和江苏建材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
二、中国建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目标、新征程
1 三大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由中低端发展开始转向高端发展。“两个二代”攻坚有40\%~50\%的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并开启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的新时代,必将带动整个建材工业的提升。近年又有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涌现,T800级碳纤维生产线、超薄高铝盖板玻璃生产线、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模组工厂、液晶玻璃、锂电池隔膜、高性能氮化硅陶瓷、军工用尖端复合材料、海洋工程用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高性能玻纤产品、新型石膏板等一大批项目及产品已经与世界领先比跑、并跑,有的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带动建材行业向高端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跨界发展,其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牵动着整个行业朝着高端发展。
第二,由重视节能减排转向绿色低碳发展。新的发展理念推动着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行业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拓展与推进,在节能减排达标的基础上推出了绿色评价、绿色标准、绿色生产与应用等全方位的展开。已经明确到“十三五”末绿色建材生产使用要达到新建筑的30\%;大气污染的治理在环保巡视的推动下已经开展并全面部署与治理。由于环保不达标关停、限产的企业,停产整顿的企业,可以说不计其数。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这三大建材主要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节能减排达标分别达到92\%、93\%、90\%,在2018年可以全面达标。绿色发展不仅提升着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品结构优化,而且还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新的发展业态日新月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建材行业在传统产业落后产能开始淘汰、不达标企业叫停的情况下,在基数每年增大的情况下,去年销售收入增长8.7\%,利润总额增长19.1\%。一是其新业态的主要标志是上下游的产业链、纵横结合的产业群的发展,提升了资源效能和利用价值,增加了附加值,也改变了产品功能单一不利于集成、组合、配套的弊端。二是以新型的、现代化的手段与经济融合,利用信息、网络、数据、电商、中介、咨询等开展新型的服务业,既节省了传统产业的成本,增加了附加值,又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和功能效果,以能耗少、污染少、投资成本低、轻资产等特征占据新的市场空间,展示出新的活力和新的需求,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和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走出去”发展,改变了过去对外发展中单打独斗、不扎根、不占有市场的发展方式,以打捆式、上下游合作型,集成技术、装备、投资、产能合作、中介服务、信息数据、标准、硬件软件一并走出去,在国外经营,有市场份额。水泥、平板玻璃、玻纤、砖瓦等一批产业已经在国外投资建厂,这些都是这几年新出现的新的发展业态,既体现了市场新需求,又拓展了发展的空间,还改变了单一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式。
纵观建材工业新的发展业态,可以看到有四大新发展动力贯穿其中:一是信息融入经济手段新颖,快速多功能推动着新的发展业态;二是智能化推动着建材行业全方位的功能提升、效能提升,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节省大量劳动力;三是资源组织方式的创新推动着发展方式的改变,产业连接、组合功能拓展成为提升品质、提高发展质量、增加附加值的新功能;四是绿色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推进着建材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发展质量的提升,带动着新的经济的萌生。
2 建材工业新时代新的发展目标定位在五个方面
第一,淘汰落后产能,补短板。以水泥、平板玻璃为代表,先行一步,所有的传统建材各产能在“十三五”期间至少要淘汰1/3以上的产能,关闭退出1/4以上的小规模、不达标、无效企业,这个目标在“十三五”末都要达到。在补短板方面,主要加快新兴产业、复合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发展,到“十三五”末在全行业产品结构中的占比由12\%提升到20\%以上。
第二,“两个二代”技术装备研发形成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之后,其他产业都要全面创新提升,使整个建材工业整体升级,并将整个建材行业带进新的时代,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战略目标。
第三,“十三五”期间,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石膏板制品四大产业,部分复合材料、部分非金属矿制品、部分建筑卫生陶瓷产品、部分石材制品在与世界领先并跑的基础上,“十三五”末率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四,绿色发展,打响环境治理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攻坚战。八大产业以现有标准为基础节能减排全面达标,并要探索和响亮提出建材工业不仅在提倡生态环保的社会环境中能够站住,而且在大城市也能够挺立站住,不能以搬迁为目的,要根治,建材产业在处处都能站立。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使全社会、各级政府了解建材行业已经是一个完全可以净化环境的行业;另一方面提高行业自身的污染治理能力,使建材行业成为环境友好型的产业。
第五,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基本形成。努力发展建材服务业,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到“十三五”末建材服务业收入达到建材行业总量的30\%,“走出去”发展在国外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至9000亿元,占到行业总收入的15\%~20\%。
3 开启建材工业新征程的四条路径
第一,中国建材工业全面进入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的新征程,奠定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的基础,同时也全面进入一个向高端发展的新时代。所有的建材产业都是这个目标,都是这个路径。
第二,全面进入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发展的轨道,以生态文明为目标,所有的建材产业,所有保留的企业,节能减排都必须全面达标。坚决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的新征程,以全新的发展理念,以结构调整为基点,以根治为目的,通过攻坚使建材工业的烟气、废弃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占比年年降低。
第三,全面进入产业布局调整、经营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征程。在产业布局方面,要减少1/4的企业数量,这个仗的攻坚不亚于超越世界领先水平,这一仗打不好,结构调整升级就从根本上达不到目的。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方面,要开展产权置换和组建区域性的经营公司等各种改革;在经营模式上,逐渐减少单一式的加工制造模式,增加服务链和产业链并向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生产、销售、贸易、服务一条龙发展,使建材行业和企业在社会资源组合、市场配置方面起主导作用,增加话语权和市场占有率、竞争力,讲究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形成提升、优化、跨界发展并举的产业结构。
第四,所有产业、产品、服务机构新发展的关键在于拓展功能,没有新功能,市场无法连接你,没有新功能,新的需求无法组合你,因此要走多元并举、跨界发展的新征程。要结束以增量和以速度增长为主导的发展方式,扩展新功能,挖掘发展潜能,做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新兴产业、新领域发展并举;拓展国内市场和开发国际市场并举,实现多国经营;提升制造业水平和发展建材服务业并举,坚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行业自律与标本兼治并举;推进与国际领先并跑,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三新”全面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