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企业新闻

池州日报:绿色先行 勇攀砂石骨料工程技术高峰

来源:池州日报作者:刘莹发布日期:2021-11-12浏览次数:2725

2年前,一部工程科技题材的纪录片《中国工夫》让“中国工程师”这一群体出圈,数以万计的观众留言点赞道:“每一项让世界瞩目的成就,都是千万个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换来的,再次向这些伟大又可爱的人致敬!”

身为中国工程师群体中的一份子,24年来,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孟辉参与过水电八局多次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每一项工程,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技术攻关背后,离不开无数披星戴月、努力钻研的日与夜。


星光不赶路人


早年间,刘孟辉的学习和职业轨迹始终和“水”有关1998年,从武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与武汉大学合并)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毕业刘孟辉顺理成章进入了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电八局”)

相继在云南、贵州两地参与负责4个水利水电项目后,2014年,刘孟辉来到了西藏山南市,在这里,他度过了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2年时光。

“我住的地方,交通闭塞,一周才通一次车,跟外界基本就是绝缘的,所以这时候就不能轻易生病” 刘孟辉说。越担心的事就越会发生。来西藏不久,他便出现了感冒症状,一开始以为是高原反应便没有在意,直到趁着市区开会的契机来到医院检查,才得知自己患有肺水肿。

“医生说,还好治疗及时,打了2天针就好了,” 刘孟辉回忆起这件事时至今心有余悸,“当时真是无知无畏,后来才知道这个病无比凶险,所幸年轻身体好。”


咬定青山不放松


2016年,随着水电八局开启新时代砂石行业的转型升级的新篇章,刘孟辉的足迹版图中又多了一座城市——安徽池州。

担任中电建安徽长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职,刘孟辉责任在肩。作为电建集团首个特大型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在国内外没有成功先例可供借鉴、成熟模式可以遵循的情况下,在面对报建流程繁琐、审批层级高、协调难度大等实际困难时,刘孟辉发扬创新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钉子精神,先后理清矿山、廊道、码头等三大立项报批干系图,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成功取得所有58项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必备批文权证,实现项目从无到有、合法建设;并带领团队仅用时两年时间高效推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创造了全国重点工程建设奇迹。

追求速度,更注重安全与质量。刘孟辉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长九公司始终践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层层压实安全责任,全面强化履职担当,持续强化内部管理,为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公司设立至今未发生重伤及以上安全事故。随着行业的优化升级,砂石从传统的集采地材逐渐转变为一种专业化、精细化的产品。刘孟辉审时度势,积极转变生产视角,在设备、技改等方面及时投入并“下狠功夫”,融入“绿色矿山”“智能矿山”的发展理念。几年来,他先后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授权了4项实用新型专利,出版了《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解读》等专著,其主导的项目《超大规模绿色建筑骨料生产运输关键技术》相继获得中国电建科学技术一等奖、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其本人也获评为2019年度中国砂石骨料行业绿色发展先锋人物。


企地共建的央企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是驻地央企的当仁不让之责。

长九项目落地熟化后,引发洼地效应,催生带动了项目周边配套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诸如物流运输、车辆维修、农副产品销售、餐饮服务等一大批企业相继进入,驻地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流,直接就近就业,实现了既能上班拿工资、还能照顾到家庭的安居乐业的朴素愿望。据统计,这几年仅长九项目就消化吸收了上千名周边村民上岗就业;同时,针对部分经济困难和技能不足的群众,企业还开通绿色通道,设置保安、保洁等辅助性帮扶岗位,帮助村镇解决社会稳定等托底困难。

除了产业带动外,近年来,长九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帮助项目驻地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支持周边乡镇防涝抗旱、修筑乡村道路等。如今,项目周边乡村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工程技术不断创新谋变的历史。在国家经济转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绿色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成为刘孟辉在这个行业永远保持旺盛斗志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