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员工阵地

【新人心声】长九初体验

来源:水电八局项目部发布日期:2018-08-23浏览次数:4759


遇见你正好


微风依旧掠过梢头,阳光依旧照拂大地,这个7月,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越过高山河流,与你怦然邂逅。似乎所有的遇见都已注定,在那样多的人群里让我能够走进你,走进那无涯的伟岸里。

——题记

初来长九项目,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陌生感。这里有许多我不曾了解过的东西,有许多我应该学习的知识。刚到经营办迎来的便是师兄、师姐们的热情问候,仿佛是多年的好友一般亲切,冲散了心头淡淡的陌生感,留下的只有对周围一切的好奇。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了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要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与大家共度的日子里,学习到的不只有工作上的知识,更有工作中透露出的精神。

第一个就是严谨

来到长九项目我首先学到的便是严谨,从刚开始入职时师姐对流程的一丝不苟,到自已在部门做的第一份施工任务通知单时措辞的反复修改,以及我师傅秦姐对每一张工程量签证单的核对,对每一份报表的填写,处处都透露出严谨的风格。严谨并不只是口头一说,而是用行动在践行,用事实去证明。于细微之处见态度,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微之处方见真章,不好高骛远,一步一步、一件一件细致对待,以严谨的态度面对工作,方能把事情做的出色,这便是我来后学到的第一课。

第二个就是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这是习总书记强调的。创新的精神在我们砂石分局中也无处不在,大到四川二滩率先设计安装的国内第一个自动化人工砂石加工系统、金安桥的首先实现现场料精细开采,小到施工工艺的更新、文件格式的不断改进。我们用创新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用创新不断增加工作效率。我很庆幸来到这里,可以在这里肆意青春、挥洒汗水。

第三个就是奉献

在长九项目部工作的两个月里,我总是经常能看到深夜里从办公室传来的点点灯光,我知道那是师兄师姐们在为工作而拼搏。每每周末,大家也是在办公室中为长九项目投产而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林基路说:“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我们虽不必如此慷慨激昂,但我们同样是“辞辛劳,保质量,洒汗水,保进度”。一个没有受到奉献精神鼓舞的人,永远难成大事。感谢我能在长九遇到你们,感谢你们带我成长。

记得仓央嘉措曾说:“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而我想说:“在大学,修身修心修学问,不为得佳业,只为毕业与你相遇”。经过两个月的相处,对长九项目的感情愈发浓厚,就如同那老酒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愈久弥香,愿我们也如同那老酒一般愈久而愈珍贵。

(作者:李友盛,水电八局项目部实习大学生)


我的第一个月


2018820日,正好是我来到长九神山项目工作满一个月的日子。记得第一天到来的时候被现场忙碌的景象所震撼,神山,便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在学校时总想着赶紧毕业出去工作,这样才能有钱出去玩,买自己想要买的东西。那时候天真的以为,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足够应付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但真正开始工作的时候却又发现一切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测绘工程,所以在得知被分到技术质检办的测量队时我感觉学测绘的去测量队工作,那不是很得心应手吗?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当我真正跟着师傅师兄们进入现场工作时,发现仅凭借自己所谓的理论知识根本应付不来现场的工作,当遇到突发情况时我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搜遍脑袋里那少得可怜的课本知识,从中寻求解决问题方法却怎么也找不到。第一天在现场工作的经历让我明白了并不是会用全站仪、RTK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完美,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何协调现场其他工作人员等也是我要去学习的地方。

以前在学校时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差不多,总感觉有些事差不多就行了。但是测量工作是绝对不允许差不多这个词出现,记得在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差不多,差不多总是说差不多,但真正到有危机时候那就差得远了。”所以在现场测量时,师兄总是会嘱咐我在扶杆时手要稳,要让气泡居中;架仪器时要把脚架每个角固定好等等细节问题。因为测量工作不比其他,数据哪怕错一丁点,都会给整个工程留下安全隐患。

放低姿态,应该是我们作为新人应有的态度。对于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主动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在师兄们工作时,要仔细观察他们操作的每个步骤,学习不同工况下的测量方法;凡事不能怕苦怕累,要少说多做,积极面对,主动承担。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月,我的人生新阶段的开始;我坚信,只要努力付出,一定会有好的未来!加油!

(作者:张飞,水电八局项目部技术质检办测量队新分大学生)


工作了,才知道


来到长九项目工作整一个月,回头望,感慨良多。

工作了,才知道如果我相信我能够做这件事,我就能完成它。

还记得第一次写工程周报的那一天,来回翻阅五六个陌生的文档,一点点查找需要的信息,对着满屏的宋体,就像是个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孩子,不由庆幸好在自己没有密集恐惧症。翻来覆去地查找,一字一句的斟酌,近两个小时才完成一半,心里渐渐升起丝丝烦躁。一个小小的周报,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工作的难度,倍感压力。可是,能放弃吗?显然不能。记得有人说过,有压力,说明你能力不够,相信自己,度过它,那就是成长。于是,调整好心态,一点点梳理。现在,周报已不在话下。

工作了,才知道我能展现的只有行动和态度。

我喜欢去工地转,坐在坡上的石头上,找休息的老师傅们聊天。似乎自己浓厚的东北口音颇有亲切感,每次都能聊得很开心。看钢筋师傅用前面带有小钩的工具,迅速有力的完成每一根钢筋的绑扎。有人扶着,有人固定,还有电焊师傅跟在后面点焊每一个连接点。没有多余的声音,没有多余的动作,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做着,认真地做好,大家都在为更美好的生活努力着,坚持着。每天最大的收获,不是洞悉了什么捷径,而是知道哪些弯路可以避开。我也从这些点点滴滴中领悟到,自己真正的资本不是大学里学到的知识,而是积累下来的学习力、领悟力和工作态度。

工作了,才知道使我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不同于学校,工作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磨合。不是埋头苦读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需要时时抬头看路,时常倒倒鞋里的沙子。做好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不再奢求环境来适应我,而是主动去接受环境。每天早起一点,每天多学一点,每天多做一点,每天多想一点,改掉每个不起眼的坏习惯,倒掉每个生活中消耗精力、撩拨神经的沙子,抓住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向着前方的高山迈进。去自己想去的方向,去完成不论大小的梦想。由此,工作当是美好而又温柔的。

抬头望天,一块不大不小的云彩,正好遮住刺目的阳光。

(作者:孙勇超,水电八局项目部技术质检办新分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