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专访 | 胡幼奕会长解读《砂石工业“十四五”发展实施方案》

来源:中国砂石网发布日期:2022-11-21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3257

分享到


中国砂石协会近日发布了《砂石工业“十四五”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这将对我国砂石工业未来5年发展起到把舵定向的作用。中国矿业报社记者近日就《方案》的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


图片

中国砂石协会会长  胡幼奕

《中国矿业报》:《方案》编制的背景是什么?其对我国砂石工业未来5年的发展将起到哪些积极影响?


胡幼奕:砂石是工程建设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砂石行业高质量和健康有序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后,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 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也是砂石工业转换发展动能、改变发展方式,重点转向高质量和产业链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方位进入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时期。砂石行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继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期,主动融入,敢于挑战,为实现砂石行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展现新的作为。科学编制《砂石工业“十四五”发展实施方案》,对厘清未来5年砂石工业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优化产业布局、指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矿业报》:《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又是如何编制完成的?


胡幼奕:《方案》主要包括前言、“十三五”工作回顾、“十四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双碳”背景下“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保障措施和建议等内容。


《方案》于2020年10月正式启动,2022年8月完成,历经1年零10个月,编制组走访调研了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矿山企业、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专业协会等上百家单位,广泛听取砂石骨料及相关行业各方意见和建议,经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方案》。
2021年3月,中国砂石协会开展了《方案》编制前期调研工作,并就编制《方案》与相关企业及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4月,在前期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中国砂石协会成立了《方案》编制组,承担起草工作。2022年1月,中国砂石协会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对编制《方案》进行讨论。2月,中国砂石协会组织召开《方案》工作推进会,3月形成初稿,4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6月向中国砂石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发出《方案》(征求意见稿),7月通过中国砂石协会网站发布关于征求《方案(征求意见稿)》建议的函。大家一致认为,《征求意见稿》对砂石行业目前的形势判断科学、全面、合理,对砂石行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准确、清晰、务实,期待尽快发布实施,为未来一个时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2年8月16日,中国砂石协会七届第十四次常务理事会议认为,《方案》的编制,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将砂石产业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通过广大企业与砂石同仁共同为《方案》建言献策。

编制组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后,反复进行讨论修改,最终形成《方案》。《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中国砂石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为未来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矿业报》:我国砂石工业“十三五”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


胡幼奕:“十三五”期间,我国砂石工业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不断完善,砂石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二是绿色发展成为共识,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三是机制砂石产业快速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四是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五是装备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六是一批现代化机制砂石生产线陆续建成,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中国矿业报》:我国砂石工业“十四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胡幼奕:进入“十四五”发展期间,我国砂石工业面临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上升时期,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工程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结构形式,因此砂石产品需求量巨大。我国建设用砂石产品来源已经由以天然砂石为主转为以机制砂石为主。建设领域关于砂石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性认知有了很大提高,对于高品质砂石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砂石行业为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科技引领,融合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砂石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开拓了市场。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砂石行业发展,2019年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十五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两个引领性文件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途径和目标,绿色安全高质量和健康有序发展已形成行业共识,砂石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十四五”时期砂石工业将进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阶段,也将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砂石工业还存在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企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压力较大、行业科技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亟待加强、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意识差、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不齐、产品检测制度不完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砂石产业链不完整、行业发展风险初现、砂石行业科技人员比重较低等诸多问题。



《中国矿业报》:我国砂石工业“十四五”发展目标是什么?


胡幼奕:“十四五”期间,砂石工业应着眼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先进性、安全性,着眼于产业基础的绿色化、现代化,全面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强化砂石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产品保供能力,提升产业质量和绿色发展水平,开启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到2025年,形成初步完善的机制砂石供应保障体系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格局。


——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以I类产品为代表的高品质机制砂石比例大幅提升,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比例达到30%,利用尾矿、废石、洞碴等生产的机制砂石及建筑固废再生利用占比明显提高,“公转铁、公转水”、新型清洁能源等绿色运输取得明显进展。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鼓励集成创新,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开展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工艺和耐磨材料的示范应用。
——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在编制、修订和实施《建设用砂》《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基础上,陆续编制行业亟需的标准规范。
——科技创新不断深化。激发内生动力,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对标国际一流,在砂石加工理论、工艺、关键装备和智能化生产、机制砂应用技术等方面持续创新,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多走进生产一线,多项先进技术工艺装备入选相关国家级鼓励目录,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砂石科技创新体系。
——行业结构持续优化。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培育3-5家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砂石装备企业,形成5-10个具有世界级示范引领作用的砂石产业园区,入选10-20家砂石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100家以上智能化、绿色化、质量高、管理好的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基地。

——实现“双碳”发展目标。到2025年,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到2023年前砂石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以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为鲜明行业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矿业报》: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砂石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是什么?


胡幼奕: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资源布局,保障供需平衡,加强运输保障。以满足砂石市场需求为目标,在统筹资源布局的基础上兼顾生产、运输各环节,多渠道拓展保供能力,实现砂石行业供需平衡。发展“互联网+砂石”,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完善智能化服务体系。鼓励在可开采的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地区建设大型绿色砂石基地,提高砂石产销辐射能力,有效降低运输费用。


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联合重组,合理布局砂石生产基地,推进融合发展。要加强对砂石产业布局的顶层设计,明确产能规模、总量控制,提高约束标准。加大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以资源、资本、技术、品牌、市场等为纽带,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实施兼并重组。培育打造管理先进、装备精良、质量可靠、本质安全、品牌突出的跨区域砂石企业集团。加强砂石资源开发整合,跨区域协同保障。鼓励和支持砂石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合理布局一批大型砂石生产基地,打造规范、优质供应链。鼓励砂石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鼓励发展砂石、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型墙体材料和混凝土制品、PC构件一体化的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三要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监测、统计与监督。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创新平台载体支撑。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和科研中试加工基地建设,争创省级创新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施工单位和优势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支持企业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攻关,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行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完善和发展针对机制砂特性的混凝土制备与应用技术与标准,围绕砂石产业链构建完备的标准体系,大力支持砂石行业标准化委员会来统筹、指导行业标准化建设。鼓励地方和企业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等。鼓励标准制定主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砂石标准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国砂石标准“走出去”。强化标准的宣贯和培训,标准要纳入到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基地设计建设中。建立行业经济运行统计分析、预警体系,强化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定期向社会、行业、企业发布相关运行报告,完善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和预警机制。
四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布局,提升安全水平。提高尾矿、废石和建筑固废加工砂石骨料产业的规模与水平,提高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鼓励砂石装备企业研发大型高效节能设备,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与生产设备无缝连接,推进低能耗智能化生产;对开采中的石矿进行“边开采、边复绿”;对开采后的石矿和废弃石矿进行生态修复,增加碳汇能力;向上向下延伸石矿的产业链,降低整个产业链的系统能耗;对于建筑固废、尾矿、废石、洞碴等资源进行再生和综合利用,减少原生石矿的开采。持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行绿色布局;加大尾矿、废石、石粉、泥土、建筑固废、废旧设备、耐磨件等的循环利用;加快砂石绿色矿山、绿色工厂、绿色基地、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一体化建设。引导企业强化“源头治理、系统防治”的安全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五要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开展覆盖砂石开采、加工、检测、物流等环节的工艺改进和创新,加快研究开发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工业软件及解决方案,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鼓励企业结合生产工艺条件,加快智能传感器、处理器、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软件系统和设备部署,提升矿山开采、砂石生产等生产现场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鼓励人工智能、5G、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矿山和工厂中的推广应用,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推进矿石工业现场多维状态感知、生产过程精细管控、供应链协同优化等共性技术应用落地,使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安全生产、降耗减碳。
加快智能制造标准编制。强化标准引领示范作用,以标准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较为完善的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等重点标准制定;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制定主体,推动建设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积极开展标准宣贯和推广工作与落地应用,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矿山;积极推进和培育集智能生产、智能运维、智能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工厂(车间),以无人驾驶、数字矿山、车辆智能调度、新型清洁能源矿卡为重点,打造一批智能、安全、高效、绿色的数字矿山,提高砂石企业产品质量、运营效率、设备管理和安全绿色环保水平;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和一批标杆企业,发挥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在砂石行业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矿山建设所形成的经验和模式;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评估诊断工作,参与砂石行业大型绿色基地遴选,引导砂石行业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推进砂石产业的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和智能化发展;构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相关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建立产学研用共同体,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砂石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政府信用信息平台、产业链供应链等主体信息共享,为行业上下游企业提供生产制造、远程设备运维、经营管理、环境和安全监测等服务。推动关键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和高质量信息平台,实现治理体系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六要标杆示范引领。坚持“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构建矿山资源标准化管理体系,健全矿山管理制度,规范矿山建设。持续深化石矿绿色发展,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矿山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积累建设、生产经验,形成可复制的矿山管理经验和管理团队建设;加强砂石资源开发利用整合,推进机制砂石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一批大型砂石生产基地。
七要借力资本市场。加快资本并购重组、培育龙头企业。围绕砂石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鼓励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打造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等一系列举措,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而进行并购重组。以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机制砂石行业相关标准为准则,着力培育打造一批自主研发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好、资源节约的龙头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满足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的资金需求,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八要加大国际合作。构建砂石行业全球组织网络,打造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发展成果,分享绿色发展经验。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行业组织、科研院所、装备制造、生产企业的互动交流,促进中国砂石和装备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全球传播和落地。围绕沿线国家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建设一批砂石示范加工厂,打造“中国砂石”品牌。以“矿山+砂石+水泥+商品混凝土+混凝土与砖瓦制品”等产业链模式,带动中国砂石企业走向国际。围绕推进我国砂石装备制造企业走向国际这一重点目标,鼓励以先进国产砂石加工装备为依托进行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向“一带一路”沿线工程提供高品质砂石,推广“中国砂石生产工艺装备和中国砂石服务”品牌。

《中国矿业报》:《方案》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和建议?


胡幼奕:一是发挥桥梁作用、完善政策协同。砂石需要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之间上下联动、相关部门协同和行业自律的协调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良性发展的政府主管、行业监督引导和企业自主运营体系。加强行业协会整合资源、服务行业的能力,做好政府的参谋、企业帮手、社会的践行者、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服务者。进一步提升协会在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绿色矿山及绿色工厂创建、科技成果评价、科学技术奖励、团体标准制修订、行业年度大会的服务水平。建立行业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打造行业自律、企业创新发展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和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要强化“四个”服务、建立协调机制。各级行业协会要坚持以“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己任,搭建政府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协助政府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砂石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质量高、管理好、效益高的行业发展目标。
鼓励全国各地砂石协会间建立和完善协商机制,重大事项进行协调会商,对行业重大事项、跨区域协作等,采取恳谈会、议事会、论证会等形式,由各地协会和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保障行业服务公平公正公开。
三要完善标准体系、监测行业运行。健全基础标准创新体系,建立健全行业、团体和企业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开展标准先进性适用性评价,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及时修订团体标准,支撑企业“走出去”和中国标准国际化。形成市场主导制定的标准体系与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体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行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引领和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砂石协会应整合相关资源建立中国砂石大数据中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密切跟踪分析行业走势,及时预研预判行业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挑战,做好监测预警和对策建议。定期发布行业运行报告,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四要加强人才培养、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全方位培养人才,加快建设行业重要人才培训中心和创新基地,加强砂石骨料领军人才的自主培养,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创新培养方式,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塑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员进入科研领域,并能够潜心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积极推动机制砂石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行业热点与专业院校展开工科专业人才对接,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开展砂石行业人才的定向交流与培养,为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
返回顶部